戴国忠
戴国忠,中国人机交互泰斗,973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总工程师,主要研究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用户界面和人机交互研究。
中国人机交互泰斗戴国忠
人物简介
戴国忠,中国人机交互泰斗,973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总工程师,主要研究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用户界面和人机交互研究。
中文名称 戴国忠
出生地 江苏 无锡
出生日期 1944-09-06
毕业院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主管部门 中国科学院
技术职称 研究员:
专业领域 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
机构类别 研究单位
行政地区 北京
职 务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总工程师
学 历 1962-196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中国人机交互泰斗戴国忠
学业经历
1962-196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
1970-1978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78-1982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2-1985 美国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系访问学者。
1985-1990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0-1995 北京软件工程研制中心研究员中心副主任。
1991-至今 中国自动化学会计算机图形学和CAD专业委员会主任。
1992-至今 中国计算机学会CAD和计算机图形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
1994-至今 国家八六三计划CIMS主题专家组专家。
1995-至今 浙大CAD和计算机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
1995-至今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总工程师。
1995-至今 中科院计算所CAD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
1996-至今 聘为博士生导师。
戴国忠参加协同工作学术会议
人物成就
1.戴国忠同志在软件工程和图形应用工程领域中有重大创造,成果卓越,是我国计算机用户界面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在国家CAD应用工程和八六三/CIMS主题工作中成绩突出,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
2.1970-1978年他作为软件负责人组织了DJS-C4数据处理计算机、021工业控制机以及751小型多功能电子计算机的系统软件的研制。四台计算机都在各自的应用单位得到很好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作用。
3.1978年,他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图形标准化软件的研制, 先后实现了国际建议图形标准CORE系统、国际图形标准CGI、CGM、GKS和PHIGS,并在总参、机电部等单位得到了应用。他还参与了国家图形标准的制定,推动了我国图形标准化的工作,缩短了在图形标准化方面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他参与了交互式图形装置---高速光笔图形显示装置GTX-A的研制工作,负责软件系统的研制和开发,该装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批量生产用于海军等部门。 他从1982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进修期间就开始从事用户界面的研究和开发,是国内较早开展这方面的研究的学者,并一直处在用户界面的研究和开发的领先水平。 1985年他在国内率先组织用户接口管理系统UIMS的研究开发,并于1988年完成了用户接口管理系统Micro-UIDT,该系统受到国际著名用户接口专家Mark Green的多次好评,并在很多应用中得到应用。八五期间他承担了八五科技攻关项目"用户界面的快速原型工具"。1994年他和北京大学,杭州大学的专家一起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多通道用户界面的研究工作。
4.1982年-1985年他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系进修软件工程,他是项目负责人,组织了图形辅助的软件开发工具(GASDT)等项目的开发。他将CAD的概念和方法引入到软件开发中,提出了计算机辅助的软件开发工具的思想。他的工作得到了著名的美国软件工程专家叶祖尧先生的高度评价。 1985年回国以后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C软件工程环境"的工作,他为软件开发的图形工具所设计的数据结构为国内多个单位采用。1985年-1991 年期间,他围绕着面向图形应用的软件工程环境及工程应用方面进行了开发。参与完成了科学院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多目标可移植集成化软件工程环境(MTIPS)"和"CAS386微机工作站及微机系统",提出了面向图形应用的软件开发模型,图形工具箱的概念和框架,建立了可移植的开放式图形应用环境。同时承担了大量的图形应用工程软件,包括CAD、军队指挥自动化、地理信息系统等十多个应用项目,其应用领域涉及到军队许多兵种、工程设计、公安、 交通等部门, 并形成了GKS、GES、PES等产品,共推销600余套,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从1991年开始,他参与了"全国CAD应用工程"的实施工作。参与了给国务院报告"大力协同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应用工程"的起草;参加了我国CAD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参加了全国CAD软件的评测工作。他负责完成了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CAD支撑系统",组织具有自主版权的 CAD支撑系统的开发。该系统是一个功能完全的CAD支撑系统,功能包括二维绘图,三维造型,有限元分析,数控以及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在国内数个企业得到应用,其中二维设计绘图系统PICAD是我国第一个进入市场的具有自主版权的二维参数化CAD软件产品,自1992年进入市场以来已在全国销售 5000余套,应用单位覆盖了全国26个省市,机械、化工、电子、汽车、交通等各个部门。PICAD参加全国CAD软件评测,二度获二维CAD软件第一名。他在这方面的工作不仅为我国CAD技术的普及做出了贡献,并为我国软件产品化和产业化创造了很好的经验。
6.1994年他被聘为国家八六三计划CIMS主题专家组成员,是CIMS推广应用专题的责任专家,负责全国的CIMS推广应用工作,这也是国家科委九五重中之重项目《CIMS示范工程和推广应用》的重要内容。完成了以下工作:组织制定了企业推广应用CIMS的实施办法;组织了全国性的 CIMS宣传和发动;在省市成立省市CIMS推广应用专家组;推广应用企业的过程管理。工作中他依靠国家科委的领导,贯彻主题专家组的意图,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坚持过程管理和技术支持相结合,坚持"效率驱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十六字方针,将企业实施CIMS和企业技改和体制改革相结合,受到了企业的欢迎。现已有十个省市已成立了CIMS推广应用专家组,45个企业正在实施CIMS,三个企业通过了验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CIMS推广应用工作正在健康进行。从今年起,受主题专家组的指派,他作为副总师正在组织"民机CIMS应用工程"的项目实施,该项目通过CIMS技术推动我国民机生产的计划,具有重大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戴国忠参加乐相大朋发布会
荣誉奖励
1. 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2. 1993年获得中科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
3. 1990年 CAS386微机工作站及微机系统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 2003年 网络分布软件支撑平台及石化应用示范工程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5. 1980年 751小型多功能电子计算机 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6. 1987年 国际标准图形包PCGKS与通用图形编辑系统 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7. 1989年 核化信息处理显示系统 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8. 1990年 战区情报图形处理系统 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9. 1990年 CAS386微机工作站及微机系统 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10. 1992年 32位工作站CAD研究和开发 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11. 1992年 电脑刺绣打版系统 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12. 2003年 网络分布软件支撑平台及石化应用示范工程 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社会兼职
1.ACM人机交互学会中国分会主席。
2.中国自动化学会计算机图形学和 CAD 专业委员会主任。
3.中国计算机学会 CAD 和计算机图形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4.国家八六三计划自动化领域专家。
5.浙江大学 CAD 和计算机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
6.全国人类功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159 )副主任委员。
7.全国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体系结构。
8.通信和集成框架分技术委员会(SAC/TC159/SC5 )副主任委员。
9.973计划项目 "计算系统虚拟化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的责任专家。
10.中科院计算所CAD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
11.中国系统仿真学会数字娱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